四国巡礼之路是一条有着1,200年历史的路程,经过四国地区的八十八座佛教寺庙。
这条巡礼之路全长1,130公里,步行需要40天,但我们为您准备了完美的一日游入门行程!
访问四国巡礼之路的最后三座寺庙,亲身体验日本的古老灵性吧。
JR志度站、琴电志度站
1天
志度寺意为“实现愿望的寺庙”,是四国八十八所巡礼的第86个圣地。志度寺位于赞岐市,迎接着络绎不绝的朝圣者,这些朝圣者即将结束他们漫长的朝圣之旅。志度寺拥有被森林覆盖的广阔土地,以及许多附属殿宇和建筑。这座寺庙可以通过仁王门(守护王之门)进入,大门两侧有一对象征着凶恶守护神的雕像。据信,这对雕像是佛像雕刻大师运庆(1150—1223)雕刻的,他的作品中有几件还被指定为日本国宝。仁王门本身是高松藩主于1617年捐赠给寺庙的,他于同年还在志度寺建造了新的正殿。仁王门和正殿均已被指定为重要文化遗产。这座寺庙的另一象征是一座33米高的大红色佛塔,于1975年增建。此外,著名造园家重森三玲(1896—1975)设计的枯山水庭园“无染庭”也不容错过。
志度寺的主佛是有着十一颗头颅的慈悲菩萨——十一面观音。这尊佛的佛像是在平安时代(794—1185)用一块柏木板雕刻而成的,只在每年7月16日向公众展示一天。与此相比,寺庙的另一尊夺衣婆像则不是那么难得一见。这尊佛像每月17日都会在夺衣婆堂展出。夺衣婆是日本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她会在冥府等待死者的灵魂渡过冥河并到达死后的世界。死者渡过冥河后,夺衣婆会夺走他们的衣服,并将他们吊在树上。然后,她会检查每个人的衣服以判断其罪孽的深重程度,在死者被带往冥府阎王的宫殿接受审判前,她会对死者施加各种刑罚。志度寺的另一座佛堂供奉着以十一面观音形象示人的阎王。在志度寺,人们相信这两尊佛是同一神灵的化身。阎王像也可以在每月17日看到。
More Details
长尾寺是佛教天台宗的寺庙,也是四国八十八所巡礼的第87个圣地。据信,长尾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39年,当时一位名叫行基(668—749)的僧人在巡游四国的途中造访了此地。据说长尾寺还与被推测为四国八十八所巡礼创始人的空海(774—835)有关,传说空海年轻时曾在这里举行宗教仪式,随后便远渡中国学习密教奥义。回到日本后,空海再次造访长尾寺,并扩大了寺庙的范围。这座寺庙古老的佛堂很久以前就在火灾和战争中被摧毁,现在的佛堂是江户时代(1603—1867)的建筑,长尾寺在这一时期受到了高松藩主的庇护。悬挂着梵钟的正门建造于1694年,是寺庙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其他值得一看的景点还有东门和静御前(1165—1211)纪念碑等——东门于1913年从高松的栗林公园转移到现在的位置;静御前是一位在许多叙事诗和编年史中登场的悲剧人物。静御前是源义经(1159—1189)的爱妾,源义经是一位以勇武著称的武将,后来与家族决裂,成为了逃犯。据说,这对恋人为了躲避追捕而分开后,静御前和她的母亲曾造访长尾寺,并决定出家为尼。静御前为表决心而剃掉的头发据说就埋在纪念碑附近的一个土堆下。
More Details
真言宗圣地大洼寺是四国八十八所巡礼的第88座,也是最后一座寺庙。这座寺庙的土地占据了香川县和德岛县交界处附近海拔774米高的女体山山腰,吸引着朝圣者和一般游客,其中许多人是“上三寺”之旅的参加者——上三寺即巡礼之路的最后三座寺庙。根据大洼寺的历史,这座寺庙建于8世纪初,当时一名叫行基(668—749)的僧人在游历四国的途中来到了现在大洼寺的所在地。据说这座寺庙还与被推测为四国八十八所巡礼创始人的空海(774—835)有关,传说空海曾在正殿背后形状独特的悬崖峭壁上的一个洞穴里修行。空海在洞穴中雕刻了医药与治愈之佛药师如来的佛像,并供奉了一根在佛教三大国——印度、中国、日本——中传递的佛杖,他将此地命名为大洼寺,意为“巨大洞穴的寺庙”。
四国巡礼的朝圣者大多数在大洼寺完成他们的朝圣之旅,因此寺庙内有一个贮藏库用于存放朝圣者回家前供奉给寺庙的手杖。贮藏库位于大师堂旁边,里面存放的手杖会通过每年春天和夏天举行的焚烧仪式进行处理。大洼寺的参拜者可以进入大师堂地下的一个房间,里面有88尊代表巡礼之路上八十八座寺庙的佛的雕像,参拜者可以在里面感受四国巡礼的氛围。每尊佛像前的地板下面都有一个沙袋,里面的沙子来自该佛所在的寺庙。这些沙子代表了寺庙的神圣土地,踏上这些沙子的人可以和实际造访圣地的人得到同样的祝福。这一小型版的巡礼之路是为了那些因健康或时间限制而无法走完实际路线的人而设的。
大洼寺海拔约450米高,冬天有时会下雪。11月,在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即将来临之际,这座寺庙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欣赏遍布寺内的银杏和枫叶。
More Details